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有没有 关于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详情
来源:励志网
时间:2025-08-03 10:26:56
本文目录一览:
清华大学领军计划2015年有没有
一、2015年清华大学仍然有领军计划单独招生。二、招收对象
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一贯优秀并具创新潜质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其中综合学业成绩排名在全年级前5%优先。
三、招生专业类与招生计划
2015年我校领军人才选拔招生录取人数不超过教育部核准的招生计划。各招生专业类及对应的初试测试科目如下:
招生专业类 包含专业 测试科目
土建类 建筑学(含城乡规划) 数学与逻辑
物理探究
(上海学生考试科目为数学与逻辑,阅读与表达)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机电类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实验班)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业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车辆工程
工程力学(含钱学森力学班)
航空航天工程
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软件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生物医学工程
数理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数理基础科学
工程物理
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
化生类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国际班)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
生物科学
医药类 临床医学
医学实验班
药学
经管类(理) 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
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社科类(理) 法学
法学(国际班)
社会科学实验班
新闻学(新闻与传播)
经管类(文) 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数学与逻辑
阅读与表达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
社科类(文) 法学
法学(国际班)
社会科学实验班
新闻学(新闻与传播)
人文类 人文科学实验班
英语
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
关于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详情
你好,我是09届清华自主招生录取的,来自江苏。清华自主招生不一定需要竞赛获奖,当然如果有的话会让你的自荐材料更有说服力,多多益善吧。至于你的平时成绩好像不太可能得到清华的认可,(原谅我的不谦虚)我在我们学校一直是年级第一,其他几个清华同学也都保持在年级前20,所以你还要努力。自主招生降分是在投档时降的,比如清华投档线700分,你得到了20分优惠,那么当你的分数达到680分即可投档。降分是分级的有5,10,20,30几个档次。
自主招生考察4科,分别是中英文综合,数学,物理,理(文)科综合。单科成绩不作要求,只要总分达到一定的名次即可获得面试机会。(清华是先笔试后面试的,分开进行)在笔试的大约10天后获知成绩,通过者参加面试。面试没有分数而是设置等级A+,A,B,C,D有三个教授评分,不出意外的话几乎每个人都能通过,问题不太难,别紧张就行了保持微笑吧。还有补充一点,自建的几率比学校推荐低得多,所以最好争取到学校推荐名额。加油吧,我在美丽的清华园等待你的到来!!!
2022年度中国“罗德学者”揭晓,又一位法学生当选!
今年,罗德奖学金进入中国的第8个年头,2022年度的评选在线上进行。最终,经过激烈竞争,14名候选人中决出了4名优秀者,其中一位是法学学子。他们将入读牛津大学,开启罗德之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当选者!2022年度中国罗德学者
当选者分别是依多、章晓涵、赵储珺、周艳亦杰,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依多、赵储珺、周艳亦杰
依多,来自湖北省黄冈市,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参与“严复班”项目。他计划在牛津攻读政治学(比较政府)研究型硕士学位,专注于中国的基层治理研究。
赵储珺,来自上海市,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生物医学工程与计算机,专业绩点第一。她计划在牛津攻读工程学博士学位,研究临床人工智能,以帮助中低收入地区有效实现助诊,并致力于国际科研合作。
周艳亦杰,来自北京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修读PPE与社会学双学位,也是“严复班”成员。她计划在牛津攻读国际发展硕士学位,通过实证研究为包容的社会政策改革提供见解。
章晓涵
章晓涵,来自浙江省杭州市,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现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她曾获国家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以及多项荣誉。她致力于公法和隐私法研究,参与最高人民法院主导的行政审判体制改革,关注国际电信立法新动向,研究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并在多家机构担任研究助理,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
罗德寄语
罗德中国奖学金2022年终选委员会主席颜宁博士表示:“未来充满挑战,但有国际视野、悯人情怀、专业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年将携手应对,罗德奖学金旨在培养这样的未来领导者。”罗德中国奖学金秘书长Mark Jia表示:“欢迎新晋学者加入,他们的学术表现、领导力和仁爱理念将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
罗德奖学金
创立于1903年的罗德奖学金,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奖学金项目之一。它寻找卓越、勇敢、仁爱、具有领袖气质的青年精英,培养国际视野和公共意识的未来领导者。奖学金考察学术表现、个人特质、领导能力、仁爱理念和体能运动等多方面,被誉为“全球最难申请的奖学金”和“本科生的诺贝尔奖”。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可终身成为罗德社群的一员。
每位罗德奖学金得主每年可获得牛津大学任何专业硕士、博士或第二本科学位项目费用的全额奖学金与生活费,总计约7万英镑,并与全球其他罗德学者在罗德公馆交流。
历届中国罗德学者
自2015年起,罗德奖学金在中国选拔四位罗德学者,涵盖了不同专业领域。以下是部分历届获奖者:
2015年首批
巩辰卓: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任娜瑛:清华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
张淳映:浙江大学经济学与英文双学位专业
张婉愉:北京大学法学专业
2016年第二批
陈昱璇: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
黄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徐铌: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江熹霖:复旦大学生命科学专业
2017年第三批
曹起曈:斯坦福大学政治学与计算社会学专业
侯逸凡: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李雨晗: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经济与哲学专业
毛晓:上海交通大学法学专业
2018年第四批
陈研:南京大学英语系
付紫璇:北京大学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学专业
彭雅丽:清华大学法学专业
赵家鑫:上海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9年第五批
高隽:清华大学全球环境国际班
严严: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张园: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建筑系专业
周晓睿: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巴黎政治大学历史学与中东研究双学位
2020年第六批
雷琦:北京大学法学专业
万嘉:哥伦比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王梓漪:斯坦福大学历史专业
吴天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专业
2021年第七批
洪乐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与物理双学位
陆观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哲学、宗教与神学学院
万祉昕: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丰泉:北京大学法学专业
2022年第八批
依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章晓涵:浙江大学法学专业
赵储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周艳亦杰:北京大学PPE与社会学双学位
律政观点
法学学子在罗德奖学金的竞争中表现突出,自2015年起,共有6位法学生获得该奖学金,占总获奖人数的6个席位。法学生往往在思考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关注的社会议题上有所优势,这使他们在各类选拔中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789926014@qq.com